谣言止于智者,海水稻古已有之,不是转基因!
2018-04-13 17:56:04
  • 0
  • 0
  • 0

    吕永岩按语:转基因专家穿上反转马甲,为眼看挺不下去的间接食用的转基因玉米产业化鸣锣开道,使用的手段是谎称转基因高产。同时极力把非转基因的海水稻污蔑成转基因水稻。事实上,海水稻并不是全部使用海水灌溉,海水稻的准确表述应该是耐盐碱水稻,这种水稻古已有之。20多年前我沿鸭绿江采访,写鸭绿江专题纪实作品时就写过一段鸭绿江下游江海汇合处的柳林大米,此米就是耐盐碱水稻,也可以称海水稻。这种水稻曾是明末清初的贡米,距今已经有400余年了。转基因马甲为了配合转基因产业化,一是拐弯抹角延长转基因的历史,再是想方设法扩大转基因范围,从而造成客观上人们已经无可避免地食用了转基因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十年几百年中国人口不是发展到今天十几亿了吗?不是没有灭绝吗?这还能说转基因有害吗?

    事实上,转基因作为食用,最早是1994年的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大豆最早种植于1996年。转基因水稻中国开展研究始于1995年,1999年出成果开始进入中间试验,没有产业化,更没有食用的合法化。转基因食用作物真正进入人们的食物,目前只有20多年,并且没有百分百搬上人们的餐桌,即使这样,转基因的危害也正在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显现。转基因马甲模糊杂交与转基因的界限,模糊转基因研究与食用的界限,无限延长转基因的食用历史和转基因的范围,目的是要以虚拟的事实,证明转基因无害有益,同时扰乱人心,制造无粮不转的恐慌情绪,进而制造混乱,这是转基因利益集团极其毒辣的阴谋手段,是必须予以揭露的。

谣言止于智者,海水稻古已有之,不是转基因!国的首都北京曾专门有一家柳林大米饭店,顾客慕名来这里图的当然不是酒,也不是菜,而是这里的米饭。书中记载:1983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朝鲜路过丹东时,曾点名要吃用柳林大米做的饭。西哈努克与中国几代领导人均有深交,对中国的种种美食自然并不陌生。其实柳林大米不仅在现代,早在历史上,它就是地方官员敬献皇上的著名的“贡米”。 

    东港市的前阳镇,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距今18000 年以前的“前阳人”,也称“丹东人”。并且这里也是著名的柳林大米的出产地。 

    同是稻米,柳林大米仔细看去的确似有光泽。尤其是做成米饭,米粒整齐不说,吃起来亦很筋道,咀嚼之中,便有一种甜香漫于口中,并且香而不腻。有关专家经研究认定,柳林大米所以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根源也在于鸭绿江与黄海的“两和水”。

   “两和水”较一般的水自然多了一些盐分,但柳林大米的高贵显然不仅由于水中含有适当的盐分,它的高贵还在于海潮将鸭绿江河床底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泥浆冲起,灌入稻田,这样周而复始,每一次灌水都等于给稻田施了一次肥,并且是一种只有江海滩涂才有的独特的肥料。如此这般,柳林大米的营养元素高于一般稻米就不足为奇了。

谣言止于智者,海水稻古已有之,不是转基因!


    柳林贡米产于黄海之滨、鸭绿江衅的东港市前阳柳林地区,为明末清初以来历代皇家贡米,当今更为米中精品,享誉海内外。柳林贡米精选优质晚粳稻品种,在"阳光地带"--前阳柳林地区种植,用清澈碧绿、咸淡适宜的鸭绿江黄海两和水灌溉,全程精育而成。经辽宁省质量监督局鉴定为绿色无公害大米。柳林贡米采用日本佐竹精细加工工艺和真空包鲜包装,米粒洁白清亮、晶莹如珠。蒸煮后口感滑润细腻,绵香适口,堪称"米中经典",可谓传统柳林大米中的奇葩,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是富裕家庭的首选食品。

"中国好米在东北,东北好米在东港,东港好米在柳林",足可见东港大米,当然主要是柳林大米的名声了。柳林贡米产自鸭绿江畔,鸭绿江和黄海的"两合水",清澈碧绿、咸淡适宜,这就构成了滋育柳林大米的母液水系。

清末,倭人(日本人)屡犯边境。光绪帝遂谴五王爷载沣视察辽东半岛边海防御。抵达安东(今丹东)当晚,盛京(今沈阳)将军崇实招地方官员设盛宴接风,山珍海味之盛自不必说。但五王爷只谈及防备大计。并无太甚洒兴。崇实风状曰:"辽东偏远,却有一美食甚奇。"五王爷便问:"是何美食"?崇实笑而不答,遂命手下人速上主食。少顷,主食即上,乃米饭,但见青花瓷碗所盛:白花花,油光光,亮晶晶,颤微微,顿时,潢桌飘香。五王爷顿生兴致,便不顾斯文,端碗大口而食,并连连称奇。崇实将军喜不自胜,发既窃笑五王爷食态不雅,又暗幸终有一食能得五王爷欢喜。五王爷又问:"遍及大江南北,未见此等奇米,何而得之"?崇实曰:"此乃~柳林大米~。柳林旧址(中流)为鸭绿江支流柳林河两岸所产,因与黄海之咸水交合灌溉而成,故口味颇佳,确属米之上品"。即命手下人精选百石,备车数辆,随五王爷进京献上宫中。光绪帝食之,亦赞不绝口,即下旨:安东年年以此米纳贡。五王爷又差人在京城开设"柳林米店",米价虽昂,但达官显贵食之不厌。从此"柳林贡米"扬名天下。

    谣言止于智者,海水稻古已有之,不是转基因!

   中国青年网12月9日青岛电(见习记者 马珊)从杂交水稻开始就有声音质疑这些现代农业成果是否为转基因产物,一直到今天,广泛受到关注的海水稻也未能幸免,有人期待,有人担忧。8日,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代表叶国友现身在青岛即墨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时,他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和转基因根本没关系!”

  “海水稻和转基因没有任何关系,它就是自然变异的,这个工程不存在外源基因,只是常规育种。转基因确实是一种育种手段,但是我们,包括袁先生,现在做耐盐碱水稻时都不包含转基因,并且没有考虑过用它。因为我们也是担心,虽然用转基因做得可能很快,但是我们也想到了市场会不接受。”叶国友解释说。

 

  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代表叶国友在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发表演讲。资料图

  误区一:“海水稻”是在海里种水稻?

  “海水稻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很多人,它其实应该是耐盐碱水稻。”叶国友说。耐盐碱水稻,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生长结实的一种水稻,袁隆平说,全球有142.5亿亩盐碱地,亚洲有48亿亩,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3亿亩可以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高产海水稻,粮食增产前景十分广阔。

  今天,众多专家都在致力于培育海水稻。在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袁隆平院士亲自担任主席,号召各方面的专家一道,共商改良措施。 

  袁隆平院士在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签到。资料图

  提到盐碱地的改良,很多人会难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原理和步骤。对此,叶国友介绍说,盐碱地的改良可以分成工程的措施和生物的措施。生物的措施就是育种,通过遗传改良。工程的措施就是对土壤进行改良,例如排盐、洗盐、有机肥料。这两种手段是相互配合的。生物是有极限的,不能随心所欲改良,而工程的手段成本又非常高。所以两种手段缺一不可。“举个例子,如果品种能耐千分之七的盐度,那就把土壤盐度弄到千分之七以下。应该说我们现在研究和技术到了一个点,可以做一些大规模整合实验了,所以我们就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误区二:我国2012年才开始研究海水稻?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聚焦海水稻研究是从2012年袁隆平创办致力于耐盐碱水稻研发的袁策生物开始的。实际上,中国的耐盐碱育种工作已经做了几十年。这项工作的关注热度可以说是几起几落的。如今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叶国友认为袁隆平功不可没。

  “袁先生的海水稻研究中心,确实是吸引了很多关注。”他介绍说现在除了青岛的海水稻研究中心,各大高校也在做,武汉也在做,大家都看到了海水稻的巨大潜力和机会。“袁先生提供了一个契机,利用袁先生的影响力,将全国的同行聚集到一起,例如这个国际论坛。”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汇聚了百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300余名专家代表。围绕“耐盐碱水稻”、“农业物联网”、“土壤改良”、“植物生长调节素”等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探讨问题土壤改良的新方向,共同推进盐碱地稻作改良的集成化研究和产业化推广。 

  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代表叶国友出席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资料图

  专家们对这次论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分享的机会。“大家单打独斗,没有系统的组织。袁先生在这里,大家交流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今天听一听我还是收获不小的。这次比第一届在三亚办的好得多。这次不只是海水稻本身的讨论,已经是针对盐碱地改良了,海水稻只是盐碱地改良的一种方法,这是这次一个很大的进步。”

  叶国友今年四次来到青岛进行交流考察,他表示非常支持袁隆平的做法。

  误区三:海水稻要让农民发大财?

  袁隆平院士在论坛上的致辞中提到:“我们说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只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二是扩大耕地面积。就我们国家来讲,耕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能否保证十

八亿亩红线还是一个问题。原来认为只有一条途径,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我们研究海水稻之后,就发现了两种途径,除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之外,还有扩大耕地面积。”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海水稻试验田。见习记者马珊 摄

  如今,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用地扩建的脚步还在继续,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耕地面积在减少。研究盐碱地改良的意义在于在为农业用地做“加法”。“我们把以前不可耕种或者说产量很差的、没有很好利用的土地利用起来,从这个角度考虑肯定是个好事。以我目前的判断,这个事情还是可行的,是能做到的。经济发达地区想靠这个致富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产量达不到的。但是像类似内蒙的地区还是需要去改良的。”叶国友说。

  同时,他认为技术就是这样的存在,研究出了一项技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就达到了目的。并不是说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我在内蒙考察的时候,盐碱地面积很大。虽说内蒙水很少,但是很多地方是有水源的,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什么都不种的话就浪费了,所以很多地方还是有潜力可挖。”

  今年8月,袁隆平院士的88岁米寿生日会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举行。袁院士把海水稻技术研究的突破和创新称为拓荒人精神,同时把“开拓亿亩荒滩,增加亿亩良田,多养活1亿人”作为拓荒人的梦想,提出了“拓荒人精神,薪火相传”的口号。拓荒人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袁院士的好友,也是同行,叶国友认为拓荒人不是说鼓励人定胜天,它是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一定要有敬业的态度。事业总要有人带头去做,这就是所谓的拓荒人,而且拓荒者往往不是最大的得益者。

 

  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现场的笔记本上印着袁隆平提出的拓荒人口号。见习记者马珊 摄

  盐碱地改良领域的拓荒者就十分艰辛,大部分需要考察的地方环境都很恶劣,“你到内蒙去试试,一到春天刮风刮得睁不开眼睛,但 是你总是要突破去改变。袁先生做杂交水稻的时候,日本先做成的,但是后来就没有做下去,袁先生如果没有坚持,那也就没有今天的这些。”

  虽然拓荒难,但是拓荒精神又十分可贵。这种精神要传递下去,并且是与时俱进的传递传递。叶国友希望年轻人要有做成事业,解决国家需求的精神,方式上可能是不同的。“我觉得马云的贡献也很大,他的方式和袁先生就完全不一样。”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