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转基因使用致癌农杆菌,掩盖美国严防转基因小麦种植!
2018-10-09 20:30:01
  • 0
  • 0
  • 0

来,跟着院士研修转基因

——记2018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大会上的前沿生物技术科普课堂

转基因技术示意图。 来源:网络

同一植物,基因变异,大小不一。 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实习生 蒋楚珊

“转基因不是魔鬼,也不是亡国灭种的阴谋,它只是一项高新的科学技术。” 中国农村杂志社总编辑雷刘功在第七届全国媒体记者转基因报道研修班上致辞道。

研修班举行之际,2018年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大会同时在山东潍坊召开,三位院士和三位顶尖外籍专家主持了这场生动的前沿生物技术的科普“课堂”。

转基因为何物?

出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一直备受关注,该生物技术也因此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在了解转基因究竟是“何方神圣”之前,先了解一下,我们今天所吃的农产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介绍,最初的作物育种技术是驯化。以水稻为例,野生水稻是匍匐生长,成熟后的野生水稻会掉粒,以方便繁衍后代。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基因的活性,野生水稻被驯化为如今我们所食用的栽培稻。水稻从“趴”在地上变成了直立生长。

曹晓风进一步解释:今天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人类通过长期驯化与人工选育的结果。人类对能遗传的变异加以有意识地选择、分离和繁殖,最终便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价值更高的作物类型,变得更易为人们利用。

除了驯化,杂交育种是另一种改变生物基因的方式。“通过诱变育种,使基因百万倍或者亿万倍变化,据此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性状,大大提高了可选性状的范围,增加作物种类。”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邓兴旺介绍道。

“驯化是有什么我就用什么,诱变育种是诱导出新的东西。而转基因育种是我们引入植物中本来没有的基因。譬如,牛身上有个好东西,植物怎么也用不上。转基因可以把牛的基因放到植物里面去,或者把细菌的基因放到植物里面,跨物种利用起来。

曹晓风表示,“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这一技术被称为人工转基因技术。该技术可以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但是,转基因并不是直接把其他物种的基因注入植物的基因组里,而是利用大自然的转化体系,“鬼斧神工”地完成这一过程。邓兴旺进一步介绍,20世纪初,人们在研究植物肿瘤时便发现了农杆菌。“农杆菌使植物在根和茎的交界处经常长瘤子,与人类的癌症一样,细胞没有控制地分裂,称为植物根瘤,即癌症。

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把自己的一小段环形DNA,从自身一个细胞里面转出来,最终转移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被誉为“自然界最小的遗传工程师”。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弄清其原理后,便研究将该技术应用到育种中。“现在大部分转基因植物的产生都是应用这个方法。” 邓兴旺说道。

如何看待转基因作物?

“吃了转基因会不育”“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圣女果和彩椒是转基因”等谣言曾广泛传播,人们也因此谈转基因“色变”。

一直以来转基因的安全性都是争议的源头。

对此,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到目前为止,全球尚未发现一例身体健康问题与转基因产品有关(假话,美国法院已经判了转基因致癌,为啥不说?)。

而就美国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这一问题,邓兴旺给出了一组数据:美国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94%和96%。“实际上美国人是肯定吃的,不吃就会饿死。”(又是假话,美国主粮是小麦,转基因小麦没种植为啥不说?吃非转基因面粉怎么会饿死?欺骗!

探索全新的育种方式

2013年,全新的育种方式——基因编辑育种出现。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指对基因组的已被搞清楚的特定DNA序列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删除、添加等。

曹晓风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有望实现快速有效的分子设计育种,极大地加快育种的进程,“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获得了防止褐化的白蘑菇、含有高支链淀粉的玉米和高油酸的大豆等产品。”

目前,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在水稻、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等植物中,使得农作物定向分子育种成为可能。曹晓风强调,该技术精度更精确,基因组中无新片段的插入,美国、加拿大、智利、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已将部分基因组编辑作物归为非转基因作物,并且产品的升级换代快,改造精细,作物更高产优质。

“我们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认为基因编辑技术是安全的。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目前国家对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对转基因宣传都是正面的,同时也是谨慎的。”曹晓风在回答记者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方面的问题时表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